当前位置:百科知识 > 高中

问题描述:

[多选]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,不正确的两项是(4分)
A.作者认为,汨罗一水,迤迤逦逦,在中国已经流了两千多年,浑黄而不清澈,因此,它的味道是苦涩的。 B.在作者朋友眼中,诗人的追求是崇高的,但行为是怪异的,所以他们是“圣徒”与“疯子”的矛盾集合体。 C.文中“禅家公案”一段,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,承上启下,拓展了文章的表现空间。 D.“嵇康的汨罗江”一段,作者巧用比喻、排比等修辞手法,使文章形象生动,语势增强。 E.作者又想当屈子,又想当渔翁,但虑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,因而决定躲进书斋,做一个明哲保身的人。
参考答案:查看
答案解析:
☆收藏

随机题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