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题描述:
[单选]
福建某水电站3名职工目睹少年身处险境却见死不救,事后3人遭遇到舆论、伦理和内心的多重拷问,背上了“见死不救”的恶名。对于这些职工的行为,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认为,他们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但必须承担道义上的责任。整个事件体现了()
A.重要的、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主要靠道德调整
B.道德的评价标准是人们的利益所决定的善恶、荣辱观念
C.道德主要通过个人良心、社会舆论,自省等方式起作用
D.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,相互促进
参考答案:查看无
答案解析:无
☆收藏
答案解析:无
☆收藏
上一篇:2008年,张红从某高校毕业以后,应聘到一国有企业上班,月薪2000元。2009年2月,张红从该国有企业辞职后,自己筹资开了一家水果超市,从事水果经营,月收入可达到3000元。在这期间,张红用赚来的钱购买了某基金公司的基金,获利5000元。张红获得收入的分配方式分别属于()、()和()。
下一篇:在“公民道德宣传日”上。各地通过开展贴近生活、贴近群众的丰富多样活动,全面贯彻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,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各界关心、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,共建美好的道德家园。之所以这样做的是因为()
- 我要回答: 网友(3.139.80.107)
- 热门题目: 1.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我国()①外 2.用“拉面”技术换学日语,用P 3.某国2010年待售商品价格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