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题描述:
[单选]
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,苏东坡的《食荔枝》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,说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;蔡襄的《荔枝情》却说天下的荔枝,以闽中为第一,蜀州次之,岭南为下。这说明()。
A.价值判断总是有主观性
B.“趣味无商量”,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
C.两者的评价都受到乡土观念的影响,把自己家乡的荔枝说成是最好的
D.价值判断是有阶级性的,蔡襄是奸臣,所以不能客观看待广东荔枝的价值
参考答案:查看无
答案解析:无
☆收藏
答案解析:无
☆收藏
上一篇:尽管电灯在发明后的一段时间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,大多数人都持观望态度而继续使用油灯。但是到了19世纪中后期,电灯还是最终战胜了油灯,成为欧美诸国主要的照明工具。电灯必然取代油灯的哲学依据是()。
下一篇:唐太宗时期蒙古髙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()。
- 我要回答: 网友(18.225.235.148)
- 热门题目: 1.“十二五”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 2.在科学上,高能物理和天体物理 3.在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