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题描述:
[单选]
有手艺的劳动者,古语谓之“匠”。我们今天讲“文坛巨匠”,讲“匠心独运”,似乎“匠”成了一个高贵典雅的文绉绉词汇,其实“匠”的本义也就是“手艺人”,所谓“三个臭皮匠”是也,不仅不文绉绉,今天看来还颇有些市侩气,但在古时却是一个好词,不然文人们也不会抢着拿来戴在自己头上。然而今天看惯了电视上的种种“巨匠”,转身出门来到零工市场,看见一双双灵巧的手举着“木匠”“瓦匠”的牌子在路边任人挑选,总觉得有些唏嘘
A.“匠”的词义解释及演变
B.“匠”一词世俗文化的运用与社会现实不符
C.现在社会缺乏对劳动者和他们持有的“手艺”的尊重
D.劳动不分高低贵贱
参考答案:查看无
答案解析:无
☆收藏
答案解析:无
☆收藏
上一篇:某市对某社区居民进行调查,结果显示,每天坚持1小时以上健身活动的人比不健身的人身体更健康。因此,每天坚持1小时以上健身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。 以下哪项论述如果为真,最能削弱上述结论?
下一篇:的确,读书有了热情,持之以恒才能顺理成章。但是,单单有兴趣,读书未必一定有收获,关键得读好书。按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说法,读书是要为自己准备“压舱石”——诚如空船航行时,为防翻船须备“压舱石”一样。读书该选择怎样的“压舱石”呢?或许各有各的说法,但文学、史学、哲学、宗教、伦理、艺术等人文学的经典必是“压舱石”的精髓。因为古往今来的文化精神、人格理想和思想艺术的原创性,大都蕴含在经典作品之中。如果说
- 我要回答: 网友(18.188.60.146)
- 热门题目: 1.芬太尼临床常使用其() 2.一般没有机体器质性病变,纯属 3.1990年,第六届国际疼痛学